深泽起名河北深泽这个乡镇九成村来自明清

   时间:2025-10-21 阅读:

深泽县深泽镇有23个村,其中21个村到明清时期才建村。

[深泽] 深泽系一座古城,自西汉置县始历为县治。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清雍正《深泽县志》记载,县城始于隋开皇六年 (586)筑城。城墙周长4里167 步,高2丈5尺,上宽1丈,下宽2丈1尺。有角楼4座,设东、南、西三门,东门称广阳门,南门称怀德门。西门称安近门。明万历年间,知县陈来朝增置瓮城,改东门为受生,南门为畅旺,西门为悦物。曾名城关,1987年政今名。该聚落设有城内、东关、西关、南关四个村民委员会。

[小张庄] 明朝末年有本县贾村姓张的一户人家在此看守墓地,后迁移至此居住。清初,保定一带的王、李、赵姓迁徙至此,形成一个自然村因张姓定居较早,故取名张庄。后因村小人少,改为小张庄。

[西赵庄]该地原系大桥头村赵家的耕地,清道光元年 (1821),张、陈、郭、刘四姓相继迁于此地,租种赵家土地,繁衍成村,取名赵庄。又因该村位于县城西而得名西赵庄。

[北中山] 据清咸丰《深泽县志》 记载,深泽县城墙修成后,登上城墙远望,只见此地雾气很大,形似山峰。该村位于雾山之中,故得名中山。同治十年(1871)滹沱河改道,将该村分为南北两处,位于滹沱河北岸的叫北中山。

[南王庄] 清道光二年(1822),王氏家族从本县东固罗迁此占产立庄,取名王家庄。因该村位于县城南,后改称南王庄。

[彭赵庄] 据《深泽县志》 记载,清雍正元年(1723) 此地原有彭家庄、赵家庄、刘家庄三村,1951 年三庄合并,改名彭赵庄。

[南袁庄] 明永乐二年(1404),袁氏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取名袁庄。1917 年前,该村90%的户打红绳,又称红绳子袁庄。1937年为区别北袁庄、东袁庄,将位于东袁庄村南的袁庄改称南袁庄。

[东袁庄]据《深泽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此地原有翟家庄、郝家庄、东袁庄三个村。后因翟、郝两庄村小人少,与东袁庄合并后统称东袁庄。

[王场] 清顺治初年,此地原系深泽县城后街绸缎商王靠岭的场园。清康熙二年(1663),王的后代到此落户,后又有李、昌、陈等姓氏家族相继迁入形成自然村,取名王家场。1958 年简称王场。

[北封庄] 明末清初,封氏家族迁此占产立庄,取名封庄。1939年滹沱河洪水泛滥,迫使部分村民迁移到滹沱河南岸定居。河北岸的取名北封庄

[伍仟] 古时该村因有伍泉,而得名伍泉村。后伍泉干涸,将伍泉谐音为伍仟。

[东王庄] 明朝末年,此地原是本县伍仟村的一处百亩花园,后有一王氏看花人与浇花丫环结婚而定居,繁衍多年,形成村庄,取名王家庄。又因该村位于深泽县城东面,改称东王庄。

[小陈庄] 据《深泽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即有陈家庄,后改称小陈庄。

[阎庄] 明末清初,倒姓家族从深泽县大直要、南白庄迁此占产立庄。故以姓氏取名阎庄。

[军庄] 据《深泽县志》 记载,清咸丰年间即有军家庄。后简称军庄。

[大王庄]明朝初年,王氏家族从外地迁此占产立庄,故名王庄。因人丁兴旺,繁衍成大村。为区别其它王庄,又称大王庄。

[刁庄] 明末清初,刁氏家族从深泽县中佐村迁到今址,以姓取村名为刁庄。

[大杜庄]据《深泽县志》 记载,清咸丰年间即有杜家庄。与该村东邻的杜家庄有大小之分改为大杜庄。

[小杜庄]明朝末年,杜氏兄弟二人从本县东固罗村迁至今址。后有王、郭等姓相继迁入,形成自然村,因该村为杜氏兄弟所建,故取名杜家庄。后因与邻村大杜庄区别,改称小杜庄。

[北袁庄]明永乐二年 (1404),袁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后刘、李等姓相继迁入形成自然村。因该村为袁氏所建,又居县城北故取村名北袁庄。1967 年改名东方红村,1969 年又恢复原名。

[郭庄] 明永乐二年(1404),郭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后贾、张姓相继迁入形成自然村。因该村为郭氏所建,以姓取名为郭庄1967年改为红旗村,1969 年又恢复为郭庄。

[马庄] 明永乐二年(1404),马氏奉诏从山两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后王、李等姓相继迁入形成自然村。因该为马氏所建,故以姓取名马庄。

[小贾庄] 清道光二年(1822)由无极县罗尚贾姓一家迁此占产立庄,后张、刘、赵等姓相继迁入,形成自然村。因该村为贾姓所建,故以姓取名为贾庄,又因与大贾庄毗邻,改称为小贾庄。1967年改名为红星村,1969 年又恢复原名。

江苏广播电视报杂志

江西农业期刊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起名 |  健康养生 |  科技科学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休闲 |  综合资讯 |  财经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