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不可缺少的就是听听音乐养性
修身养性处理读书静心还有就是听听音乐,这样能帮助老人朋友长寿和乐观。
50年代初香港拍摄的巴金《家》、《春》、《秋》电影三部曲,采用了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病中吟》作为背景音乐,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旧社会封建家庭中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压抑心情和冲破牢笼、投入时代潮流的渴望。刘天华如泣如诉如怨如怒的旋律,和青年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得丝丝入扣,让观众获得心绪与听觉的完美交融。
如巴赫的《G弦咏叹调》之于《七宗罪》,巴赫的《圣母颂》之于《沉默的羔羊》,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之于《走出非洲》,圣桑的《参孙与达丽拉》之于《廊桥遗梦》,还有我前面曾介绍过的马斯卡尼《间奏曲》之于《阳光灿烂的日子》(见“乐迷谈心录-8”)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正如一张热门音碟《奥斯卡电影中的古典》的导言所说:“一部精彩的电影,如果没有好的音乐来衬托,算不上一部完整的电影”;“奥斯卡获奖影片唤起你挖掘银屏新内涵的欲望,大师的传世之弦满足你追寻高品位音乐的渴求”。
相信老年朋友们今后在欣赏电影时,注意听它的背景音乐,一定能获得更多的乐趣。这些音乐都是很适合修身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