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省林业局
日前,在松滋市斯家场镇赶子幽村的一片松树林里,工人们正在对感染松材线虫的疫木进行砍伐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病树不再是简单的一砍了之,它们将获得“新生”。
时下正是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关键期,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连日来,松滋市抢抓有利时机,分2个标段对全市松材线虫疫木进行除治。一标段项目经理说,“目前一标段上山作业工人260个左右,每天能择伐150吨左右,预计整个标段在4月中旬完工。”
松滋市地处长江干流南岸,位于洞庭湖流域水系上游,全市百万亩森林是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最后一道森林生态屏障,其中松林面积4万多公顷。2016年,松滋市开始发现有松树非正常死亡,2018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公布为新发疫区,到2022年松材线虫病已扩散至斯家场镇、王家桥镇等10个乡镇(街道)及马峪河林场、北大山林场,治理迫在眉睫。
2022年,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松滋市实施39号子项目——松滋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工程。在推进松材线虫防控过程中,松滋市积极探索“生态+经济”效益双赢路径。通过无害化处理再利用,避免了疫木粗放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火灾隐患,同时收益纳入财政预算收入,有效弥补疫木除治资金缺口。“以前的枯枝病树都是砍伐之后烂在山上了,非常可惜。”斯家场镇赶子幽村村民梅启红说。现在,一棵棵病树迎来“第二春”。在位于临港工业园的航森木业公司,上午从斯家场砍伐的疫木,已陆续送到,进行集中处置。隔离、切片、高温处理、纤维分离、干燥、热压……经过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工序,疫木被加工成符合行业标准的中高密度板材,可作为木地板等原材料再利用。航森木业是松滋市唯一疫木处置点,可日处理疫木500吨。疫木入场后,全程视频监控管理,所有疫木必须在每年4月底传播媒介羽化前全部粉碎完毕。
截至2023年底,松滋市已完成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治130万亩(次),除治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木44万株,无害化处理疫木4.2万吨;实施了20万亩松褐天牛飞防和1.11万株松木打孔注药工作;完成了退化林更新改造和补种阔叶乡土树面积2.55万亩。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702.33公顷,占绩效目标的91.2%。接下来,松滋市将持续稳步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程,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持续擦亮松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