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网讯 浓情夏日,麦香四溢,全市各地到处都是繁忙的丰收景象。然而,在新河镇解桥村,却没有一棵成熟的小麦,广袤大地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花卉苗木。今天的《美丽乡村行》,小编带您来到沭阳县新河镇解桥村,了解一下花木这个美丽产业,如何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让当地村民心更美。
视频加载中...
记者 伶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现在是真的体会到这种感觉了,我们今天来到了新河镇解桥村,那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种的并不是传统的小麦水稻,而是绿油油的花卉苗木!阿姨请问咱们这个种的是什么?
沭阳县新河镇解桥村村民 胡芳芝:
木槿花,木槿花,那这个木槿花放到市场上卖的话,一亩地大概能赚多少钱?能赚万把多块钱,哦那非常不错了。
胡芳芝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在解桥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当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一块木槿花地里劳作。从年收入不足千元的稻麦传统种植,到如今亩均收入过万元的花木种植,胡芳芝亲身经历了土地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变化。
胡芳芝:
吃也好穿也好,小孩念书各方面都好,经济没有困难,也盖起楼房了。
花木种植给村民带来了财富,也带动了绿色产业在当地的快速崛起,据统计,解桥村2800亩耕地全部种植花木,630户3000多名村民,超过80%都在从事花木种植、电商销售等相关产业,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还做起了衍生产品的生意。
记者 伶俐:
大家看我手里拿着的就是化妆品乳液,您能想象到它是来自解桥村吗,现在当地的花农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花木种植,在花上动起了心思,走上了由农业发展向品牌化精加工的致富路!
魏良余是村里的花木种植大户,2006年从上海回乡创业,并成为当地首个亩均收入过万元的种植户。近年来虽然不断尝试新品种种植,但是由于从2013年开始,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面积苗圃,花木产品也趋于饱和,魏良余家的亩均收入一度有了下滑趋势。带着对花木种植业的忧虑,魏良余开始转型,将自己种植的木槿花做成了花茶,同时还开始尝试用鲜花做化妆品。
沭阳县新河镇解桥村村民 魏良余:
你像以前的紫薇,五公分的都会卖到一百块钱一棵,现在五公分的变成20多块钱一棵了。你看传统的栽培移植,这方面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了,就迫使我们换位思考了,要走别的途径,来怎么做,我们现在就来确定,做自己的品牌。
现在,种花、电商、干花都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法宝,甚至连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走出家门,在农田里打起了工。
沭阳县新河镇解桥村党支部书记 赵正会:
打工一天都划六七十块钱,一年他们也还都是一万多块钱,这是老人,你要在以前,老人根本就苦不到钱。
打造优势产业、向土地掘金。解桥村从一个普通的农业村,发展成为花木种植特色村,亩均土地产出翻了十多番,不仅告诉我们变则通,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农民致富,离不开土地,同样的一片土地,也可以产出不一样的效益。而善于变通的解桥人,并未就此止步,精加工、品牌打造,我们看到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大脑继续谋变的信心与决心。花木种植美了村容村貌、富了村民的口袋,而最美的,当属解桥村民不断进取的思变智慧。